Agenda

議程資訊
DEC.

開幕致詞

午休時間

講者照片下一位講者照片
講者介紹

Kuma Syu

緯雲有限公司 / R&D Manager

Java 出身的軟體開發者,討厭在無意義的重複工作上浪費生命。

Kuma 堅信,人腦是拿來做高價值工作的,不能接受僅僅因為「沒有時間」就拿來當成寫糞扣的理由。

喜歡準時下班,於是平日邊工作邊研究世上任何可以提早下班的事物,例如 TDD、OOP、系統架構等。力行「重構即設計」、「漸進式重構」,而非「重寫裝重構」。

當在研討會上遇到 Kuma,請勿拍打(餵食可,限啤酒),接受攔路認親,聊聊軟體設計與流程改善,參雜幹話者大歡迎。
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議程介紹

軟體開發邪教的救贖:AI 時代更應掌握的 TDD 技能

F 棟

聽人說過 TDD 是「軟體開發的邪教」嗎?有些人會為 TDD 貼上「開發者的信仰」、「寫測試比寫程式還多」的標籤。所以這些人是怎麼樣?以為我們每天一早打開電腦,不是先寫程式,而是先焚香沐浴祭拜測試嗎?🙃

事實上,在現今這個 AI 能幫你秒生程式碼的時代,TDD 不但不是邪教,反而可能是我們最後的救贖。

不少人已經發現了,AI 幫你寫的程式很容易跑得起來,卻不代表它能長久維護。需求一改,整個系統就像疊疊樂一樣搖搖欲墜。重點是你當初因為信任(或只是懶),根本就沒認真看過它寫了什麼、怎麼寫的。這時候,如果沒有自動化測試保護,你很快就會掉進「AI 產生 → 看不懂亂修 → 其它地方又壞掉」的無間道。

大家以為測試的重點是抓錯誤,非也。測試的本質在於「理解」。TDD 不是要你當測試奴隸,而是讓你用測試來描述功能,用正確被理解(而且能上線)的功能來驅動設計,確保程式架構乾淨、可演進,改壞了也能立刻知道。因此,TDD 正是幫你把 AI 從「玩票工具」升級成「可靠隊友」的關鍵。

這場演講,我會帶你破除旁人對 TDD 的誤解,看看它如何在 AI 時代反而更有價值。或許最後你會發現:你以為的「邪教」才是開發者最實在的保命符。

AI
軟體設計
產品思維

目標受眾

  • TDD 研究者
  • 正在為 Vibe 煉金術收拾殘局的開發者
  • 對 AI 工具還在觀望的 RD 匠人老師傅

預期收穫

  • 探索 TDD 能為 AI 工具加上多少保護
  • 了解 AI 工具能為 TDD 操作者帶來哪些方便
  • 上面都沒感受到的,至少能讓 Kuma 工作中的幹話帶給你短暫的快樂